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October, 2008

青少年

在進入舞蹈治療的實習之前,最常聽到同學間問的問題就是” 妳想要做哪個族群(population)?” 我想過兒童、成年人或老年人,卻從不曾考慮過青少年,原因有很多,文化背景的差異是一個,我努力要吸收我的環境裡的美國文化,若是遇到青少年,我知道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吸收青少年文化,他們聽的歌,用的俚語,教育制度等等,不過歸根究底,我跟許多人一樣,想到青少年,腦海裡沒有兒童的可愛,沒有成年人的成孰,想到的只是叛逆和彆扭,實在沒什麼吸引力! 終於上個禮拜有個機會去和另一個治療師ㄧ起帶領青少年的團體,我終於跨出了”adolescent population”的第一步,我很感激有這個機會,讓我對自己、對這個族群都多了許多信心!一個下午,兩個團體,帶給我的是全然不同的group dynamics,不管是樂於與治療師配合的,或是不情願待在團體的,至少我很感謝他們很真實地在表達他們的情緒。 在舞蹈治療裡,我們常強調”meet where the clients are”,意思是指觀察clients,信任clients,治療師像是個觸媒,clients才是真正運作的本體,這個理念適用於任何一個團體,任何一個族群的,青少年也不例外!而且,在這些年輕的孩子身上,他們沒有成年人有的社交包袱,卻已有敏銳的洞察力,因此,他們更能夠勇敢地提出他們的意見與批評,讓我覺得他們比我勇敢多了!

I am me

Virginia Satir (維琴尼亞·薩提爾)是知名的心理治療師,也是家庭治療的先驅---這些都是我很後來才知道的!第一次認識Virginia Satir,其實是她的文字,為當時徬徨的我指向一盞明燈的方向,就這樣,我一直以為她是個作家,直到開始為了我的論文閱讀更多的家庭治療理論及Family Sculpture (家庭雕塑)技巧的使用時,我才豁然明白,原來Virginia Satir是個治療師,也是發展家庭雕塑的先驅之ㄧ!這樣的發現,更令我覺得神奇,也許當人有相似的信念時,也會喜歡上相似的理論 “I am me”,看似很簡單的道理,但我一直清楚記得,當我不停懷疑自己,指責自己時,抬頭看見一位治療師在他牆上所掛的這篇文字,我從一片淚眼矇娑中找到了依附的光明! I am me by Virginia Satir In all the world, there is no one else exactly like me - everything that comes out of me is authentically mine, because I alone choose it - I own everything about me - my body, my feelings, my mouth, my voice, all my actions, whether they be to others or to myself - I own my fantasies, my dreams, my hopes, my fears - I own all my triumphs and successes, all my failures and mistakes. Because I own all of me, I can become intimately acquainted with me - by so doing I can love me and be friendly with me in all my parts - I know there are aspects about myself that puzzle me, and other aspects that I do not know - but as long as I am fr

Family Sculpture (家庭雕塑)

Family Sculpture (家庭雕塑),這是我的新歡! 雖然此技巧不是由舞蹈治療師所創造的,但是其中所用用的概念,我個人覺得跟舞蹈治療有著相同的精神! 簡單而言,Family Sculpture (家庭雕塑)是由其中一名家庭成員當作個雕塑家,其他家庭成員則是他的塑材,他可以照他感受到的家庭氣氛去指揮及排列其它家庭成員,就像是用真人來成像一大 型塑像。我喜愛這個技巧的最大原因就在於,許多用語言表達不出的訊息,或是許多隱藏在潛意識的訊息,常常可以藉由Family Sculpture (家庭雕塑)傳達! 有個病人常常抱怨他在家庭裡的責任太重,他常說他妹妹和他媽媽應該多幫忙負擔他的責任,但是當他呈現他的Family Sculpture (家庭雕塑)時,他把自己排在一個至高點的位置,並說明他並不希望家裡的其他人位於和他一樣的高點,這樣他才能夠擁有較絕對的控制與決定權! 所以…..是否是潛在的控制慾使得他把自己變成家裡負擔所有大小事情的人呢? 我是個相信”身體不會說謊”的人,這也是我對舞蹈治療中我們觀察動作,運用身體來進行治療深深著迷的原因之ㄧ,我想這也是我喜愛上家庭雕塑的一大原因!

中國大陸行

剛從大陸東北的幾個城市回來,很想紀錄些什麼,又不知何開始! 也許是太多的訊息~~~與美國的舞團一起到中國大陸參訪表演,不用想就覺得很特別,一路上的挑戰不斷,太滑的舞台地板,不夠專業的燈光設備,層層的翻譯溝通,親身參與後,我真的對我們的燈光,音控人員有著十二萬分的敬意,不管再困難,他們都想辦法維持了表演的水準。 對於舞者,我看到了移民者與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的差別! 舞團裡有好一些南美洲來的新移民,多數的他們對於大陸的衛生環境沒什麼太大抱怨,也很開放的去嘗試所有的食物,他們樂天的性格,在這近兩個禮拜的團體生活中,更令我感到欣賞,相較之下,其他年輕的美國舞者,從一個世界強國的環境到達許多硬體軟體設備都遠不如美國的大陸,抱怨不斷,要一路忍受他們的報怨,我很痛苦! 但是,這種雙方的交流,我想正面的影響還是遠大於負面,許多年輕舞者體認到,中國大陸並不全像電視轉播的奧運會場,真正的人民生活其實差異很大,而我則在表演後,深刻體認到許多事情是要教導的。在大陸表演完後,我很感謝當年林懷民對台灣觀眾的教育,現今台灣觀眾知道如何當一個尊敬表演者的觀眾,沒有人會用閃光燈對著表演照相,沒有人會在表演時走動聊天,也沒有人會在表演時抽菸,這些我已經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一項項在大陸的表演發生,經過主持人的宣導,情況有改善,雖然並非百分之百的改變,但我希望中國大陸的觀眾有一天能夠學會如何當個稱職的觀眾! 在旅程的前幾天,我很焦慮,這是許多舞者的第一次亞洲行,我很想高聲大呼並不是每個亞洲國家都像這個樣子,或者說,我想讓他們知道台灣就跟這不一樣,還好身上帶了一本書, 賴聲川的創意學 ,雖講創意,但裡頭許多哲學性的思考,幫著我保持著一個開放的心情去接受發生的一切事務,裡頭的內容其實與舞蹈治療中強調的Awareness還滿近似的,覺得很神奇!  回到芝加哥,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十幾天的中國行已經劃上句點了,對我,這趟旅程是滿滿的收穫,看到東方觀眾對西班牙舞蹈的喜歡,是令人欣喜的;與舞團中的成員一起完成許多困難的挑戰後,我終於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 我常想到底堅持著跳舞是為了什麼,我還是沒答案,但是我知道,因為舞蹈,讓我的世界變的更廣,因為舞蹈,我才得以學會這世界的多樣美麗!